傳承精神守初心 立足崗位踐使命——記電子工程系黨支部延安學習培訓
(通訊員:韓冰)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7月22-24日,根據學校黨委和學院黨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電子工程系黨支部組織了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學習培訓,支部黨員奔赴延安回顧黨的歷史,深刻領會毛澤東等革命領導人為西電題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內涵。
重溫西電歷史 傳承精神守初心
支部黨員同志走進位于延安市寶塔區的ZYJW通信局(三局)的西電舊址,在黨旗下莊嚴地宣讀入黨誓詞,牢記入黨初心,強化黨性意識。隨后參觀了ZYJW通信局(三局)舊址展館,一件件簡樸的通信設備和生活用品展示了我黨我軍通信事業的艱苦發展歷程和通信官兵頑強的工作作風及嚴謹的工作態度。ZYJW三局在歷次重要戰役中出色地完成我軍戰斗通信聯絡任務,通信事業在各階段革命歷史中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激發了支部黨員同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這個充滿西電情懷的地方,電子工程系黨支部書記劉靳組織了一次特別的支部會議,重溫西電“長征路上辦學,半部電臺起家”的辦學歷史,概述學校近年來的發展歷程,鼓勵大家繼承和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求真務實、愛國為民”的西電精神,為把學校建設成電子信息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而不懈奮斗。會上大家紛紛表示要不忘初心,秉承西電的優良傳統,愛崗敬業,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感悟延安精神 立足崗位踐使命
懷著對延安精神的崇敬,支部同志們分別參觀了棗園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和楊家嶺革命舊址,在一孔孔簡樸的窯洞中,學員們了解了革命時期的艱苦歲月,切身感受到延安精神的深刻內涵。
棗園在1943年至1947年作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見證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的大生產運動。同志們參觀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革命領導人的舊居和作戰室舊址。窯洞內樸素的生活擺設、簡陋的工作條件和作戰圖,展現了革命領導人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工作作風。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同志們透過珍貴的歷史照片和革命文物,深入地了解了以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延安建立的光輝業績,同時了解了以張思德、白求恩等為代表的革命英雄事跡。黨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戰斗史孕育出了延安精神,正是延安精神激勵著黨和軍隊為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和人民幸福而不懈斗爭。同志們深受延安精神鼓舞,紛紛表示要將延安精神應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傳承革命先烈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作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在楊家嶺革命舊址,同志們參觀了毛澤東等革命領導人的舊居和中央大禮堂等歷史遺址。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中央大禮堂,撫摸著禮堂內一排排的座椅,感受中共七大在此召開的熱烈場景,內心對于毛澤東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入。隨后,黨支書組織大家在大禮堂前參加了《窯洞里面出馬列》的現場教學活動,鮮活地再現了延安的土窯洞中如何孕育了中國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領導人如何一步步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事業相結合,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的革命道路。毛澤東等革命領導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無比堅定和在革命斗爭中不斷研究和實踐的精神,深深震撼著在場的所有人,也更加堅定了同志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通過本次的培訓,同志們深入地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以及民族解放進程中的領導作用,再次重溫了西電校史。
支部書記劉靳同志表示,此次學習培訓進一步加深了自己對延安精神和西電精神的理解,也將把精神宣貫到支部中的每位教職工,從而帶領更多師生學習、領悟延安精神和西電精神,為建設充滿凝聚力、創新力、向心力的黨支部而不懈努力。同時立足崗位,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支部黨建工作促進業務工作全面提升,為學校的一流建設貢獻力量。
那彥教授提到“這次的學習培訓活動讓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正是中國共產黨員在革命時期堅決踐行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了理論,用延安精神武裝自己,最終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完成歷史賦予的革命使命。我會將這種信仰傳承下去,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牢記黨的教誨,做勇于奮斗、敢于拼搏的中國共產黨員。”
青年教師李豪表示,此次學習和培訓讓自己切身感受到了革命前輩在艱苦環境下勇于奮斗的精神,作為青年教師更應該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牢記學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辦學宗旨,在本職崗位上艱苦奮斗、創新工作。
支部同志們紛紛表示延安精神和西電精神將鼓勵著自己,今后會在工作崗位上愛崗敬業、甘于奉獻,在學校、學院黨委的領導下為西電的一流建設添磚加瓦。